白山市深入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工作,适应新需求,培育新主体,引入新技术,组织新业态,发展新产业,努力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。
创新服务方式,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新需求。
白山市为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,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,量少还不及时的问题。通过吉林省农委建立的“农村创业创新网络平台”,12316专家热线电话等平台,为返乡下乡人员答疑解惑;尤以抚松县农牧局为重点,以创新服务方式为突破点。搭建适合抚松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平台。一是解决“双创”人员“问路”难题。通过生产生活服务平台,咨询和解答问题方便快捷。二是解决“双创”人员“叩门”难题。现在通过“三农宝”手机APP的行政预约功能,坐在家里就能预约办理。三是解决“双创”人员获取信息难题。获取的信息更适合本地的实际情况,消息获取更加精准。四是解决“双创”人员受教育难题。以前农民接受教育都是通过农广校组织集中授课的模式,费时费力。现在开通了新型职业农民专栏,课堂搬到农民的手机上,轻轻一点就可以坐在家里听课了。
农业生产生活服务平台的搭建,从根本上化解了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难题,不仅创新了服务模式,也给农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,为农村的创业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
发展农村电子商务,培育“双创”新主体
组建白山市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协会,整合社会资源。充分发挥特产品行业协会协调、自律、规划、监督、评价、会展、培训等作用,促进农产品电商可持续发展,整合现有各种电商的交易、物配、支付等资源,加强“双创”人员培育工作。加快实施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行动,落实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。深入推进“电子商务进村工程”。依托“邮乐农品”农村便民站电子商务体系,完成全市村级电子商务站建设,实现村村有“邮掌柜”、村村有电商,构建“买全国、卖全国”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,让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、走向世界。目前,在全市已初步形成了“线下有实体交易市场,线上有独具特色的长白山馆,村村有电子商务站”的特色农产品贸易格局,基本解决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“出口”,加速推动了“互联网+”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。
讲好“双创”故事,培育“生力军”
今年5月份,白山市返乡创业大学生魏树波在“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吉林赛区选拔赛”中以优异的成绩荣获二等奖,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比赛。他说:“我是大山的儿子,我要守护好这片山林,并利用家乡丰富的耕地及林下资源,开展多种经营,发展绿色生态农业,让乡亲们都富起来。”以农业“双创”人员为代表。做好典型带动作用。结合省农委的农业“双创”评选,做好“双创”宣传工作。讲好“双创”故事,增加“双创”人员返乡创业热情,培育更多“双创”人员“生力军”。